共24题,约8600字。
广州培英中学2005届高三综合训练题
语 文 20050524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
1、第一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3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毗邻 砒霜 如丧考妣 蓬荜生辉
B.托庇 躄进 刚愎自用 无裨于事
C.倔强 诀别 味同嚼蜡 攫为己有
D.碑碣 反诘 桀骜不驯 栉风沐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笑靥 制高点 提纲挈领 一年之际在于春
B.真缔 负增长 察言观色 行成于思毁于随
C.赝品 身份证 对簿公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抱憾 斟误表 即景生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节日临近,商场里“亏本甩卖”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看看这些标牌,不由你不动心。
B.周氏兄弟本来情同手足,周作人刚到北大上班不久,突然出了麻疹,鲁迅先生以为得了猩红热,结果虚惊一场。
C.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D.南方沿海的六合彩恶疾,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受害者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赌风猖獗之地经济倒退。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句是
A.“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B.他爷爷是科学院士,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大学教授,哥哥是博士;这是一个真正的“书香门第”。
C.中国的文字起始是象形的,因而后来在书法作品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都显示着象形里的骨、筋、肉、血以至于动作的关联。
D.“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武汉至广州铁路运输状况相当紧张,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尤其是大量的客运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
B.3月29日下午,一架波音飞机载着国民党参访团一行,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当江丙坤率团出现在贵宾室时,立即成为众人追逐的焦点。
C.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原因不是人民群众自身的问题,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其可实现程度之间差距的扩大,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落后于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D.这位西方和平主义政客曾提出“遏制”战略的构想,运用非军事手段外的一切手段阻止前苏联扩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象棋和围棋
中国象棋又称“象戏”、“桔中戏”,由先秦时期的博戏演变而来。周朝时,军队的基本编制由五名步兵所组成,作战的兵器也是由弓、殳、矛、戈、戟5种为一组配合使用的,这种战斗整体后来就被反映到象棋中来,定为双方各有5只兵卒。战国后期宋玉的《招魂》里已提到“菎蔽象棋,有六簙些”。“簙”与“博”通。“博”是古代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赌博玩具。西汉末年,刘向的《说苑》中则有“斗象棋而舞郑女”的记载,至南北朝,因周武帝亲撰《象经》使象棋逐渐流行。
唐时象棋很普及并传入日本,当时的棋子有王、将、车、马、兵,棋盘上没有九宫。北宋时,王棋改为将棋,原将棋改成偏、裨。到南宋,偏、裨又改称士、象,还增加了炮,至此中国象棋已基本定型。明代,一方的“将”改为“帅”。
明清以后,棋坛名将辈出,棋谱大量刊行。如《梦入神机》《桔中密》等都出在这个时期。如今,中国象棋已流传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国家,如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围棋是以双方分别用黑色和白色的棋子围攻对方、以吃子多少定胜负。围棋究竟是什么年代发明和什么人发明,至今尚无确切考证。不过在古书和古人的言论里,都说围棋是尧(或舜)发明的。我国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关于围棋的记载,从汉墓殉葬物中曾发现石制棋盘。
《世本》是秦汉时代的古书,它载有“尧造围棋,丹朱善棋”一节。晋代张华是围棋家,他和晋武帝司马炎下围棋的故事曾载史册(《三国演义》)。其所著《博物志》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尧子名朱,封于丹渊,史称丹朱;舜子名均,封于商,史称商均)宋代罗泌所著《路史》考证繁博,其《后记》中有一节关于尧作围棋的记载,描写相当具体:“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骜、很、娼、克(意即傲慢、暴戾、忌妒、好胜)……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使出就丹。”此外,在古人日常谈话,也不乏类似议论。如晋代名将陶侃说:“围棋尧舜以教愚子。”南朝虞愿对齐明帝萧鸾说:“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
围棋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古时棋局纵横各有17道,共289个交叉点,黑白棋子各150枚。唐以后纵横各19道,共361个交叉点。宋代张似的《棋经》、晏天章的《元元经》是我国最古的围棋专著。
6.下列对中国象棋和围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象棋最早从先秦时期的博戏演变而来,到了南北朝就逐渐流行开来,南宋时基本定型。
B.根据我国古籍记载,围棋是尧或舜为教子而作,后来演变成一种以双方围攻对方、吃子多少定胜负的棋类活动。
C.中国象棋最初双方各有5只兵卒,唐宋时期,将王棋改为将棋,后又改称士、象,还增加了炮。
D.象棋和围棋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活动,先后传入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有些国家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7.对“菎蔽象棋,有六簙些”和“尧作围棋,丹朱善棋”两句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象棋和围棋作为一种棋类活动,古已有之。“菎蔽象棋,有六簙些”“尧作围棋,丹朱善棋”的记载可以为证。
B.中国象棋最早是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赌博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