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430个字。

  泉州市实验中学2012届七年级(上)提纲
  第三单元
  班级座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课春
  一、掌握字词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朗(lǎng )润抚摸(fǔ )酝(yùn)酿(niàng )抖擞(sǒu )
  应(yìng )和(hè )撑(chēng )起肌(jī )肤烘(hōng )托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披(suō)蓑斗(lì)笠黄(yùn)晕鸟(cháo)巢
  (三)为下列词语中的多音字注音
  涨:涨水(zhǎng)涨红(zhàng)钻:钻营(zuān)电钻(zuàn)
  藏:捉迷藏(cáng)西藏(zàng)散:散漫(sǎn)散会(sàn)
  混:混合(hùn)混蛋(hún)弄:卖弄(nòng)里弄(lòng)
  晕:黄晕(yùn)头晕(yūn)曲:歌曲(qǔ)理曲(qū)
  薄:薄烟(báo)浅薄(bó)薄荷(bò)
  (四)解释下列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郎润:明亮润泽。朗,明亮,明朗,光线充足。
  酝酿:原指造酒的发酵过程,后来用这个词语比喻事情逐渐达到成熟的准备过程。课文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故意显示、炫耀,常带贬义。宛转:形容声音抑扬起伏,十分动听。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嘹亮:声音响亮。
  烘托:衬托,陪衬。静默: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季安排好,意思是做事宜早不宜迟。
  二、文学常识、文体知识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全集》里。朱自清一生爱国,追求光明。抗战时,随校内迁,任教于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回北京仍任清华大学教授。解放前夕,积极支持和参加反对美蒋的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8月12日,他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死前嘱告家人,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面粉。
  三、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1、《春》是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来描写春天的。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写人们盼望春天的热切心情,也为全文奠定了清新活泼的基调和主旋律。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层(第2段),总写春天来临,万物苏醒的情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春山朗朗、春水泱泱、春日融融的轮廓。
  第二层(第3~7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草勃发、春花争艳、春风和煦、春雨润泽、春早人勤五幅图画,勾画出春天美丽动人的景象,把一个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江南春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描写春草(第3段),突出春草的旺盛生机,着力描写其勃发的生命力。
  描写春花(第4段),突出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
  描写春风(第5段),突出春风和暖与清新的特点。
  描写春雨(第6段),先写春雨的特征,后写春雨中特有的景象。
  描写人们迎接春天(第7段),此段作者没有作细致描绘,而是着重渲染了人们纷纷走出户外,争着迎春,表现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状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