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2150字。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湖北省襄阳市2013-2014学年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二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症(zhēng)结   罪愆(qiān)   恓(qī)惶     鳏(guān)寡孤独
  B.蛮横(hèng)    蟊(máo)贼    楔(qì)子     残羹(gēng)冷炙
  C.枭(xiāo)雄    匡(kuāng)正  戕(qiāng)害  曲(qū)径通幽
  D.禀(bǐn)赋     尸骸(hái)    脑髓(suí)    望风披靡(m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躁    屹然    望帝啼鹃    稍纵即逝
  B.国萃    诋毁    礼上往来    良辰美景
  C.仓皇    婉惜    玉簪螺髻    繁文蓐节
  D.本份    抉择    豆蔻年华    苌弘化璧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人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列车轻松前行,务必要让它的    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    无以进,重则可能车毁人亡。如果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    什么都不得不    。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爱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有句古话叫“竹报平安”,青青翠竹在传统文化里一直被视为坚贞高洁、虚心向上的君子形象,因而“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文学体裁。
  B.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更是一份惦念,更是一份牵挂。
  C.截止2013年11月29日,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损失总计278亿比索,这一切是因为台风“海燕”凶猛袭击了东南亚的岛国菲律宾造成的。
  D.近年来,从民间到官场,形形色色、上上下下,各种各样的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现象司空见惯,不仅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财富,也受到国内外民众的鄙视和责备。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雷雨》中的繁漪具有鲜明的“雷雨”的性格,极端、彻底,敢爱敢恨,有那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原始的“蛮力”。她与作家刻意设置的背景氛围始终相通。
  B.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自》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满、发人深思的艺术形象。
  C.词有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永遇乐”。不同的词牌,其段落、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都有不同的规格。
  D.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故事。“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
  白居易的诗,广泛流传,甚有影响。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稹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白居易一生的仕途,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淫。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白居易45岁时创作长诗《琵琶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描写细致,音节和谐,尤其描写琵琶声音那一段,真是令人一唱三叹。这两首长诗,是白居易留给后人的无价瑰宝。
  白居易其他诗歌中,价值很高、为人称道的是前期所作的那些讽喻诗,尤以《秦中吟》《新乐府》出名。白氏在《寄唐生》诗中说他的乐府诗:“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推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可以说是他写《新乐府》的宣言和对《新乐府》的最好说明。被人们广为传诵的著名之作《卖炭翁》《杜陵叟》《缭绫》《新丰折臂翁》等,即为《新乐府》中篇章。每首诗都有明确而强烈的中心思想,即序中所明言的“苦宫市也”“伤农夫之困也”“贪女工之劳也”“戒边功也”“忧蚕桑之费也”“念寒隽也”“戒求仙也”“刺佛寺浸多也”“疾贪吏也”等,鞭挞、讽刺,辞激情真,毫不留情,乃至大声疾呼。这些诗篇爱憎分明,是作者心迹的真实表露。他在《新乐府序》中明确宣布,这些诗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事核而实”,宣称自己写的都是真实事件,更表现了一个中青年诗人扶正疾邪的战斗精神。在诗风上,继承了《诗经》、乐府古诗和杜甫歌行的优良传统,又采用了当时民歌的自由句法,形成了自己创造性的风格。
  (节选自《唐代诗人简介》)
  6.下列对白居易诗歌的成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自居易是一个有着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天才诗人,所以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自然天成,以至于“老妪亦解白诗”。
  B.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不仅被中国的三教九流的人题写、咏诵,而且还广泛流传到亚欧大陆的许多国家,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声誉。
  C.白居易青少年时期所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