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6670字。
  江西省吉安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六校联考八年级
  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2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猝然(cù)    伎俩    连声诺诺(nuò)  咬牙切齿
  B.慰藉(jí)    肿胀    惶恐(huáng)    荒辟
  C.一蹿(cuān)  莲篷    转弯抹角(mǒ)    沆砀
  D.额枋(fǎng)  涟漪    愧怍(zuò)    点辍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C.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D.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然一体。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过了一会儿,飞机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B.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形形色色的“短信欺诈”,已引起有关国家部门的高度重视。
  D.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难道不是一笔特殊的人生财富吗?
  4. 下列各项中的句式变换不符合改句要求的一项是(  )(2分)
  A.原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要求语气表达更强烈)
  改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难道不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吗?
  B.原句:北戴河在清末就已经成为外国驻华使团的度假胜地。(要求缩写句子)
  改句:驻华使团的度假胜地。
  C.原句:他,是口的巨人。并且,他也是行动的高高的标杆。(要求前后句
  句式一致)
  改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D.原句: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铿锵有力地前行。(要求突出强调“铿锵有力”)
  改句:铿锵有力地,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前行。
  5. 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是(  )(2分)
  ①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制售地沟油。
  ②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地沟油问题,我国决定开展地沟油等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试点工作。
  ③长期食用可能引发癌症,对人体危害极大。
  ④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 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6.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据《法制日报》5月21日报道,外来入侵生物严重危害国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北京市曾经出动飞机450架次杀灭一种叫美国白娥的虫子。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介绍,生物入侵一旦成功,控制费用也非常巨大。原国家环保总局曾组织开展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相当于规模生产总值的1.36%。
  A.生物入侵一旦成功,控制费用巨大
  B.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我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C.北京市出动飞机450架次杀灭美国白娥
  D.数量惊人的外来生物入侵致年损失1200亿元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縠:有皱纹的纱。
  7. 下列对这首词词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东坡”是苏轼的号,这里是词人自称,点明了夜饮的人物和醉酒的程度。
  B.“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刻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C.“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营营:周旋、忙碌,内心急躁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