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9910字。

  江苏省常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Ⅰ
  2014年1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缜密∕佯嗔    宽宥∕囿于成见    纡尊降贵∕长吁短叹
  B.稼穑∕樯橹    肄业∕肆无忌惮    剜肉补疮∕婉言谢绝
  C.痼疾∕禁锢    箴言∕缄默不语    敏行讷言∕方枘圆凿
  D.栖身∕哂笑    仓廪∕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    ▲    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    ▲    ,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    ▲    ,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A.深思熟虑      心猿意马      自欺欺人
  B.深文周纳      心花意乱      弄巧成拙
  C.深文周纳      心猿意马      弄巧成拙
  D.深思熟虑      心花意乱      自欺欺人
  3.下面是一位络阅读的讨论中的即席发言,请用一句话提炼他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但是一个人的好素质是从哪里来的?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句式协调。(5分)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沉俯视我,     (1)     ,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贵的容颜,而是山的雄奇天的高远。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刻轻视我,即便我聆听什么,     (2)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崇高揶揄我,即便我向往什么,也永不会是你的空中楼阁,而是泥土的芬芳晨曦的灿烂。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赵抃,衢州西安人。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谓:“小人虽小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
  知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抃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岭外仕者死,多无以为归,抃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并给其道里费。召为度支副使,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初,有诏募义勇,过期不能办,官吏当坐者八百余人。抃被旨督之,奏言:“河朔频岁丰,请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