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206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二月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嘉鱼一中    命题教师: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题教师:
  考试时间:2014年2月6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思恋/思念   镣铐/潦水   刹那/霎时   蚱蜢/舴艋
  B.横槊/溯流   幽咽/下咽   屏气/摈弃   啼啭/篆书
  C.猫腰/小猫   缗钱/沧溟   渌水/露水   宵柝/坼裂
  D.泠然/邻居   生肖/肖像   畸形/菜畦   圜墙/寰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平添   传颂    消锋镝    遥思远怅
  B. 相像   错愕   常春藤    直刺九宵
  C. 膏粱   寥落    红阑干    白浪滔天
  D. 足趾   文路    白篷船    冰雪消融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作家。获奖消息传来,勾起她对早年创作生活的     的回忆。
  (2)书法广场,夜色撩人,树影婆娑,抬眼望着_____的星空,一种厚重的书卷豪情油然而生。
  (3)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虽已不用过那箪食瓢饮的日子 ,但那种        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4)“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       是事业心不强的人”,郭老的这句话说得很直接,一针见血,给某些人敲响了警钟。
  A.幽远  寥廓  一饭千金  往往   B.幽远  辽阔   一饭千金  常常
  C.悠远  辽阔  一掷千金  常常   D.悠远  寥廓   一掷千金  往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大黄鸭与《致青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创意是“人性的艺术”。
  C.3月22日至30日,新当选的中国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夫妇对俄罗斯等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D.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道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林黛玉是一棵世外先姝。她在孤独的环境中成长,又匆匆地在孤独的环境中凋谢。“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带着对宝玉绵绵的恨,沉沉的爱,带着一生都未流尽的泪,她随着飘扬的花瓣,远去成灰。
  B.《社戏》出自《呐喊》,开头不厌其烦地详写“我”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经历,说明“我”对中国戏多么不耐烦,都是为了衬托下文所要写的童年时候看过的好戏。
  C.“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句台词,是哈姆莱特在装疯时对他的情人奥菲利亚说的,目的是假意疏远奥菲利亚,并让偷听的波洛涅斯和国王认为自己是真疯了。
  D.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带有冷静的旁观者色彩,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