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7130字,答案扫描。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连累(lěi) 剖白(pāo) 懿行(yì) 双膝(qī)
B. 曲笔(qū) 庇护(pì) 信札(zhá) 乱窜(chuàn)
C. 盘桓(héng) 间或(jiàn) 原宥(yòu) 机械(jiè)
D. 紊乱(wěn) 不惮(dàn) 畸形(jī) 污秽(hu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暮蔼 装订 荟粹 醍醐灌顶
B. 遭泱 慰藉 橱窗 歪门斜道
C. 布置 罪孽 目眩 胜券在握
D. 涅槃 收迄 帐蓬 素昧平生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________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②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________,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③近几十年,人们对饥饿表演的兴趣大为________了。
A. 须 嘱托 淡薄 B. 须 嘱咐 淡泊
C. 需 嘱托 淡泊 D. 需 嘱咐 淡薄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毕业在即,多年的同窗注定分离;其实不必感伤,日方长,任天南海北,我们总会有萍水相逢的那一天。
B. 整洁优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C. 大雾越越浓,车也越走越远,我透过车窗极力寻找那段残存的城墙,但无论我怎样圆睁双眼也视而不见。
D. 岁月如此残酷地改变了人的容颜,这两位分别多年的老人今天终于有机会面面相觑了,却也不能认出对方。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鲁迅的旧体诗有其坚实的传统教育基础和对于人生的切肤之痛的感受作为支撑,自然有相当高的水平。
B.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大都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能够激起他们的一腔爱国报国之情。
C. 在崇尚效率的今天,能否接受十九世纪那种冗长的小说美学,关键在于我们以必要的耐心安静地阅读经典。
D. 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幻想具有非常鲜明的哲理意味的原因是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渊博的学识导致的。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集《呐喊》塑造了夏瑜、单四嫂子、闰土、孔乙己等众多的人物形象,体现了鲁迅对传统观念、国民性、民族生存等方面的深沉的思考。
B. 《滕王阁序》属于骈文,其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阿房宫赋》属于辞赋,其作者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C. 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代表作品包括莫泊桑的《项链》、巴尔扎克的《堂吉诃德》、雨果的《悲惨世界》等。
D. 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作品用荒诞的形式表达作家对现实最真实的体验和最严肃的思考,如卡夫卡的《变形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知道
②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 多:赞扬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④戍卒叫,函谷举 举:举兵
⑤披绣闼,俯雕甍 披:打开
⑥不能喻之于怀 喻:譬喻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奈何取之尽锱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