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90个字
《三颗枸杞豆》教学实录
江苏省特级教师丁卫军
(第一课时师生共同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学习生字生词,探讨了学记生字生词的方法;二是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三是探讨了文题的精妙。接下来是第二课时,立足点在于品悟语言。)
一、品语言之生动优美
师:这篇文章和本单元其他篇目一样都是写“童年趣事”的,故事情节尽管并不复杂,但却步步设疑,耐人寻味。不知道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是不是和老师有同样的感觉?我们能不能把关注点放在文章的语言上,读文章,品语言,说说自己的发现?大家放声朗读你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小组交流。
(生放声朗读课文,师巡视;小组讨论交流,师参与,随机点拨。)
师:大多数小组讨论比较热烈,哪一组同学先来发言?(众生跃跃欲试)呵呵,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英雄哦!
生1:我们组觉得这篇小说的故事尽管简单,但因为语言优美生动,所以我们很喜欢读。
师:具体说说,同组的可以补充。
生2:我最喜欢第3小节。我没有在山村生活的经历,可是山沟里的树木、小动物很讨人喜欢。捉金牛巴一定很好玩。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好多的动词,如“走”、“捏”、“堵”、“挖”、“捉”等;有比喻,如“闪电一般”、“金质盾牌”,还有拟人,如写被堵在叶鞘里的金牛巴“嗡嗡地哀啼”。
师:从用词、修辞的角度品析,很好!你能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要读出什么意味?围绕哪一句读?
生2:“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要读出快乐,读出像“百草园”一样的童趣。
师:读书就要学会联系、比较,很好!
生3(同组):我觉得第8小节也特别的美。我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得很投入。)
师:春天的山沟“溢”满诱人的魅力,“我”在山林里忘情奔跑,捉大花蝴蝶。作者充分地表现出了那份童真童趣。这位同学这么一读,真的入情入心。看来读文章的确是要用心去体悟、品味语言的。老师再费口舌觉得就多余了。好,大家把自己认为优美生动的语句画出
来,然后再放声读一读,要读出情味。同小组的同学相互展示一下,最好能说说“美”在何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