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4份。

  专题专项专练11 古诗歌阅读(写景抒情、山水田园)
  (时间:40分钟 分值:6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化度寺①作
  吴文英
  池上红衣②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③屋数间。
  [注] ①化度寺:杭州一寺院名。②红衣:指莲花。③阊门:苏州西门,吴文英早年居于苏州。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栖鸦常带夕阳还”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梦窄,水天宽”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村 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 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
  (1)此诗第二联写景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
  ……
  专题专项专练12 古诗歌阅读(咏史怀古、咏物言志)
  (时间:40分钟 分值:72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 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 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咏桂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
  [注]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杜 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1)首句中的“深”字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首句
  ……
  专题专项专练13 古诗歌阅读(赠友送别、羁旅怀乡)
  (时间:40分钟 分值:6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 开成二年(837),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了。
  (1)诗的前两联包涵着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更待菊黄家酝熟”中“更”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戏答元珍①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②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③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④。
  曾是洛阳花下客⑤,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 ①戏答元珍:一作《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这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②山城:靠山的城垣,指夷陵。③冻雷:春天的雷声。④物华:泛指万物。⑤洛阳花下客:作者曾为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作者曾写过《洛阳牡丹记》和《洛阳牡丹图》等诗作。
  (1)颔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的“不须嗟”三字你是如何认识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
  专题专项专练14 古诗歌阅读(边塞征战、感时伤乱)
  (时间:40分钟 分值:64分)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 军 行
  陈 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②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 军 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③,
  总是关山④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 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③新声:新的乐曲。④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书 边 事
  张 乔①
  调角②断清秋,征人倚戍楼③。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④。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 ①张乔:唐代诗人。②调角:犹吹角。③戍楼:防守的城楼。④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首联中的“倚”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
  山丹①题壁
  [明]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