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12190字。
厦门市2014届高三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旬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进不入以离尤兮, 。 (屈原《离骚》)
(2)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4)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
(5)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6)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黄子厚诗序
[宋]朱熹
余年十五六时,与于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余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后三四年,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余固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自尔二十余年,子厚之诗文日益工,琴书日益妙,而余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旷阚,又有急于此者,因遂绝意,一以顽鄙自安,固不暇复与子厚度长絜大于文字间矣。既而子厚一再徒家崇安、浦城,会聚稍希阔。然每得其诗文笔札,必为之把玩赏叹,移日不能去手。
盖于厚之文学太史公,其诗学屈、宋、曹、刘而下及于韦应物,视柳子厚犹以为杂用今体,不好也。其隶古①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中年不得志于场屋②,遂发愤谢去,杜门读书,清坐竟目,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望山临水以自适。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抑扬高下、俯仰疾徐之间,凌厉顿挫,幽眇回郁,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或至泣下。由是其诗日以高古,遂与世亢,至不复可以示人。或者得之,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独余犹以旧习未忘之故,颇能识其用意深处,盖未尝不三复而深悲之,以为子厚岂真坐此以穷,然亦不意其遂穷以死也.
衰暮疾痛,余日几何,而交旧零落,无复可与语此者,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而一日三山许闳生来访,袖出子厚手书所为诗若干篇、别抄又若干篇以示余。其间盖又有余所未见者,然后益知子厚晚岁之诗,其变化开阖,恍惚微妙,又不止余昔日之所知也。为之执卷流涕,而识其后如此。
子厚名铢,姓黄氏,世家建之瓯宁,中徒颖昌且再世,母孙读书能文,昆弟皆有异材,而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见,顾乃不遏而厄穷以死,是可悲也!许生尝学诗于于厚,得其户牖,收拾遗文,其多乃至于此,拳拳缀缉.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叉可嘉也已。
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书.
(选自《晦庵集》)
注:①隶古:以隶书写定古篆文。②场屋:日时科举考试的地方,也称科场.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聚稍希阔 稍:渐渐
B.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 省:明白
C.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 椟:匣子
D.而识其后如此 识:记下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黄子厚诗文“所立卓然”的一组是( )(3分)
①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
②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
③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
④闻者为之感激慨叹
⑤日以高古,遂与世亢
⑥变化开阖,恍惚微妙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子厚在诗文创作上变现出众,作者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因此不敢再与他争胜。
B.黄子厚中年科考不得志,就发愤读书写作。作者比别人更能理解他的诗文用意。
C.许闳生收集了黄子厚的很多遗稿。这些遗稿让作者对黄子厚晚年的成就更了解。
D.作者在文中表露出对黄子厚困厄而死的痛惜之情,也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6分)
⑴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3分)
译:
⑵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叉可嘉也已(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划峨,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为什么?(3分)
答: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读( 10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众人担忧军队进驻高家。觉新找同学帮忙,拿到了“军长张令:此系民房,禁止驻兵”的告示,使赶家放下崃。(《家》)
B慑于赵伯韬的压力,杜竹斋退出了益中公司。为了打破赵伯韬的经济封锁,吴荪甫决定在公债市场上击垮赵伯韬。(《子夜》)
C当流浪汉攻打圣母院时,伽西莫多担心他们会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