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610字。
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评价与分析
江西省临川一中 饶礼喜
讲课老师简介:饶礼喜,江西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江西省优秀语文教师,江江西省高考阅卷试评人员,江西师大教育硕士实践导师,抚州市语文学会常务理事,抚州市优秀教师。多年任教高三,从事高考研究,所教学生十多人获得高考作文满分,高考平均分名列全省前茅,数十人录取北大、清华及香港中文大学,其中2013年高考文科状元之一许长发就出自他所教的班级。
试题总体评价
江西今年的语文高考命题继续顽强地坚守既定的命题理念和特色,继续执著地追求整体上更高的质量和水平,奉上了一份合格的试卷,堪称不辱使命、未负众望。相较去年,这份试卷整体难度有所提高,但据27万余份考生答卷的总体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还是在难易适中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在难度有所提高的同时,整体的测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也一并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它对语文教学考测的有效性有所提高,正面导向功能有所增强。
在今年这份试卷面前,平时语文教学和复习迎考的种种问题尤其是某些沉疴痼疾,暴露得比较直接而充分。突出的就是教学的浮泛无根,训练的旁门左道:沉溺于套语、“方术”的授受,迷失于押题、“通吃”的竞逐,题海战术,脱“本”离“纲”,习久成癖,难以自拔。一旦面对“通吃”不下的“真题”,比如今年的作文、语言综合运用和若干主观试题等,就遭遇上了滑铁庐,就傻眼抓瞎,就偏题离题、捉襟见肘、破绽迭出!
痛心之余,冷静思之,这又应当是多年来致力于粉碎套题押题的围追堵截所期待的高考指挥棒的积极效应:击痛顽症,搅动反思,推动语文教育回到“真语文”的常轨和科学化、专业化的正道上来。可喜的是,试卷刚刚传出考场便激起热烈的争鸣,标志着这种效应开始显现并将扩大和深化——老师们有的直面现实,感触良深:江西的语文高考试题真的是猜押不到了;有的正视自身,反躬自察:我们的教学真的是出了问题,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不会写作文;更多的是痛定思痛,亟望疗救:再不能讳疾忌医,再不能跟着那些套路走了,必须切实把工夫下在“真语文”上……此类基于良知的声音,让人感佩,让人看到了语文教学科学化、专业化的前途与希望。
今年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在文体呈现上与去年十分注意所有教学文体的整体平衡、力求尽可能更多地覆盖日常教学的文体有所不同,对实用性文体有明显倾斜。不必说小阅读材料是典型的科普文,连语言综合运用题也明确规定要“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这主要是因为此类文体在社会语言生活中运用最为广泛,高考却几乎不考!教学方面虽然还没有放弃这种文体的阅读教学,但基本放弃了对它的写作训练,从而造成了学生把握这种文体的能力较之其他文体明显偏弱。对包括说明文在内的实用性文体这种“以前没学好,现在不重视”的状况,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呼吁“要多想些办法”,“得多补课,这是教学责任”。江西卷的上述倾斜和这种呼吁应该说是不谋而合。
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了解,今年的“倾斜”和去年的“整体平衡”虽然异曲却是同“谋”,都明确地发出了要高度重视文体意识培养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