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大题,约7640字。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2014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16分,每题2分)
1、下面词语中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骈死 pián 相马 xiāng 槽枥 lì 宫阕què
B.缥碧 piǎo 轩邈 miǎo 泠泠 líng 嘤嘤 yīng
C.嗜酒 shì 肃然 xiāo 晏如 yàn 赋诗 fù
D.逾约 yú 加冠 guàn 皲裂 cūn 烨然 yè
2、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的( )
A.故余虽愚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B.益慕圣贤之道 策之不以其道
C.策之不以其道 不敢出一言以复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下列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任意东西 B.互相轩邈 C.以衾拥覆 D.腰白玉之环
4、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
A.造饮辄尽 B.每有会意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互相轩邈
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猛浪若奔(飞奔) 持汤沃灌(热水)
B.自将磨洗(拿起) 丹心照汗青(史册)
C.蝉则千转不穷(尽) 横柯上蔽(遮蔽)
D.执策而临之(面对) 嘤嘤成韵(鸟叫声)
6.下列课文相关理解叙述正确的是
A.《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表明只求了解书中大概内容,不求彻底了解主旨。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主语是上一句“皆生寒树”中的“树”。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说明极力追求功名的人,看见这样的山峰,也会沉迷山景而不做非分之想。
D.《马说》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是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句子。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赤壁》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
B.《过零丁洋》尾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为国捐躯、以死明志的决心。
C.《水调歌头》借中秋赏月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D.《山坡羊 潼关怀古》借古讽今,讽刺了元朝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李白并称“李杜”的是唐代诗人杜牧。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颔联运用典故并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C. 陶渊明是唐代著名田园诗人,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归园田居》。
D.《与朱元思书》着重从“异水”到“奇山”两个方面进行描绘,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清高思想。
二、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3、黔娄之妻有言:“ , 。”
4、《三峡》中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明三峡水势大水速快,在《与朱元思书》中用 “ , ”写出了江水气势磅礴的动态美。
5、诗显精神,历代文人墨客利用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刘禹锡被贬谪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 ,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 , ”的美好祝愿。
三、文言文语段阅读: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完成1~6题。(14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