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本课件从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叙述层次,把握写景技巧和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入手,最大的特点是讲学结合。课件图文并茂,适合新授课使用,利于学生思维,便于教学操作。文字材料约7910字。
《百丈山记》学案
兖州六中 刘培金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思路,分析叙述的层次。
2、体会作者的写景的技巧。
3、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文题解读】:这篇游记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作者反复详尽地去记状此游,目的是为了“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给后来的游览者以清晰明了的游览指示。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走近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谥号 “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他是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著作繁富,除《诗集传》等专著外,有《朱文公文集》。朱熹性喜山水景物,一生中多半时间是在山中度过的。“每观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稍清阴外,竟日目不瞬。”“予少好佳山水异甚,而自中年以来,即以病衰,不克逞其志于四方。”朱熹除了写山水诗以外,也留下了许多山水文,其中多有佳作。如《云谷记》《卧龙庵记》《庐山记》等,写得最出色的当推《百丈山记》。
【字词及文言知识梳理】:
1、字音。
壑(hè) 磴(dèng) 淙(cóng) 瞰(kàn) 蹑(niè) 庵(ān) 庳(bì) 隘(ài)
罅(xià) 潺(chán) 峭(qiào) 瀵(fèn) 璀粲(cuǐ càn) 祠(cí)
2、通假字:以纪其胜,“纪”通“记”,记载。
3、古今异义词:①左控垂崖:古义,临。今义,控制。
②阁据其上流:古义,上游。今义,指较高的社会地位。
③不可正视:古义,正眼看,正对着(它)看。今义,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躲避,不敷衍。
4、词类活用:
活用类型 课文例句 解 释
名词作状语 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 向南
独夜卧其上 在夜里
于林薄间东南望 向东南方
旦起下视 在早上 / 向下
名词作动词 循磴而东 /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 向东走
度而北 向北走
乃壁其后,无所睹 筑壁
日光烛之 照,照耀
形容词作动词 久而益悲 感到悲伤
形容词作名词 水皆清澈,自高淙下 高处
5、一词多义
右俯绝壑 (深险) 不可殚数 (查数)
终日不绝 (停止) 庵才老屋数间 (几)
十余级乃得度 (才) 水自西谷中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