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40个字。

  2014年初三课内文言文复习指要
  郫县中信洪石学校廖忠会
  一、课内文言文考查点:实词、虚词、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翻译。
  二、考法:1、【实词】考解释,通常选择不正确(有误)的一项(3分)
  2、【虚词】考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
  【附1】
  13年考查《观潮》(A.而;B.之;C.为;D.以)
  12年考查《醉翁亭记》(A.之;B.于;C.而;D.其)
  11年考查《核舟记》(A. 因;B.为;C.而;D.则)
  10年考查《桃花源记》(A.之;B.乃;C.为;D.其)
  09年考查《愚公移山》(A、以;B、之;C、而;D、于)
  08年考查《公输》(A.以;B.之;C.于;D.而)
  07年考查《岳阳楼记》(以)
  06年考查《马说》(A.而;B.之;C.以;D.于)
  3、【文章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考理解分析错误(不正确)的一项(3分)
  4、翻译文句(4分)一般考查两句。
  考点:①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②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
  【附2】初中阶段常见文言虚词(12个)之、其、而、于、以、乃、为、所、则、因、且、何。
  三、关于文言翻译和内容理解写法复习的建议
  1、关于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主要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落实关键词,根据语境翻译。翻译时,首先应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在翻译过程中,要学会以下几种方法:1、留2、增3、删4、换5、调。
  留:即保留原样,不用翻译。留的内容包括:国号、朝代名、年号、官名、人名、地名、器物名称、一般名词,都不要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
  增:文言文中多有省略句,翻译时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删:就是删去原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帮助表达语气,可以不译;有的助词表示停顿,也不要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要删去;有的起某种连接作用,在翻译时也可不译。如:公将鼓之。
  换: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用本字。文言多用单音词,要相应地换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普遍。
  调: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致,翻译时要作调整,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致。如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翻译时,要先把介词翻译出来作状语,用在动词之前。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
  可以按照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去理解文言文。
  一般来说,文言文阅读总是以“节选”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节选的部分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正确理解内容或写法。
  认真阅读所给材料。不要认为已经读过,甚至已会背诵而忽视阅读原文。阅读原文的目的,是在答题之前,对所选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过这种把握,解答试题就会得心应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