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890个字。

  目录
  第1课《新闻两则》……………………………………………………第2页
  第2课《芦花荡》………………………………………………………第2页
  第3课《蜡烛》……………………………………………………第6页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第8页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第9页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10 页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12页
  第7课《背影》…………………………………………………第13页
  第8课《台阶》……………………………………………………第15页
  第9课《老王》……………………………………………………第16页
  第10课《信客》……………………………………………………第18页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第20页
  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22页
  第12课《桥之美》…………………………………………………第25页
  第13课《苏州园林》…………………………………………………第25页
  第14课《故宫博物院》………………………………………………第27页期
  第15课《说“屏”》…………………………………………………第29页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第30页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第33页
  第17课《奇妙的克隆》……………………………………………第34页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35页
  第19课《生物入侵者》……………………………………………第37页
  第20课《落日的幻觉》……………………………………………第37页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第38页
  第21课《桃花源记》…………………………………………………第40页
  第22课《短文两篇》…………………………………………………第43页
  第23课《核舟记》……………………………………………………第46页
  第24课《大道之行也》………………………………………………第49页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50页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连文化的魅力………………………第53页
  第26课《三峡》……………………………………………第56页
  第27课《答谢中书书》……………………………………………第56页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第58页
  第28课《观潮》……………………………………………第61页
  第29课《湖心亭看雪》……………………………………………第64页
  第30课《诗四首》…………………………………………………第67页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第70页
  答案……………………………………………………………………第73页

  1   新闻两则
  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前回顾】
  检查预习情况:
  1、本文体裁是,作者是,字,韶山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导师。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2、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3、文章详略的安排。
  4、体会文章语言的真实、准确。
  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真实、简洁的语言。
  2、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自主学习】
  一、 朗读课文,了解新闻知识。
  (一)新闻知识
  1、新闻也称消息,是报纸、广播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2、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二、 研讨课文:
  1、找出本文导语,说说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有什么作用?

  2、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3、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为什么最后才写东路军?

  4、新闻的表达方式一般是以记叙为主,但也可穿插一定的抒情或议论,这段新闻中的议论部分是哪几句?主要阐述了什么?
  第二课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课前回顾】
  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
  消息结构为五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词语积累。
  2、 能根据新闻的特点和知识理清本文结构。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无敌的气势,体会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自主学习】
  一、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1、标题:
  2、导语:
  3、主体:
  三、给文章分层次

  四、 问题探究
  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