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10字。包含所有高中语文所运用到的文言虚词很有意思。
乌有先生历险记翻译与注释
张孝纯
一
1、【原文】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
【翻译】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
【注释】
①乌有先生:虚拟人名,乌有,即“没有”。本文中的“乌有先生”、“亡是公”和“子虚长者”都是虚拟人名,取其虚构之义。
②中山:地名。
布衣:平民,普通百姓。
③“者……也”,判断句的标志,“者”表示提示性停顿,“也”表示判断,二者均为助词。)
2、【原文】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
【翻译】(他)年龄将近七十岁,以种植桑麻五谷来谋求生计,不愿和庸俗的人同列,(别人对他的)毁谤与赞美(全都)不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
【注释】
①且(副词,将近,将要)七十,
②艺:种植。
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为:动词,谋求。
③齿:动词,并列。乎:介词,相当于“于”。
④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3、【原文】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
【翻译】海阳亡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七十三岁,只致力于读书做学问。
【注释】
①阳(山南水北称“阳”,山北水南称“阴”,这里“海”是水,所以是“北面”的意思)②亡是公:虚拟人名,“亡”通“无”;“是”,代词,这个。
③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可不译。
矣:助词,表已然,可译为“了”。
④是:提宾标志,相当于“惟务读书”。
务:动词,致力于。
4、【原文】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
【翻译】朝廷多次把官职授予他,(他都)不接受官职,说:“(我只是)边远小镇一个平民,不能够来担任小官。”
【注释】
①数:副词,表频率,译为“屡次”“多次”。
授以官:省略“之”,应为“授之以官”。介词结构后置句,相当于“以官授之”。
②拜:授予官职,这里是“接受官职,就任”。
③边鄙:边远小镇(彭端叔《为学》中“蜀之鄙有二僧”中的“鄙”与此同义)
野人:乡间平民,这里是谦称。(与“朝”字相对。“在朝”指在朝廷为官)
④足以:足—足够,能够。以—来,用来。
5、【原文】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翻译】无是公向来与先生交好,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于是亲自赶到中山拜访他。
【注释】
①素:副词,一向,向来。
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
②期年:满一年,整整一年,“期”读“jī”。
未之见: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