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960个字。
2014初中文言文重点篇目中考复习——《陋室铭》
一、基础知识积累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并自为其名()《伤仲永》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答案:出名、著名;命名;名字;说出
2.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1)名:名词作动词,译为;出名、著名(2)乱,劳: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乱;使------劳累
3.之的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4.重点句子翻译
(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案:1、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有了龙就成了灵异的水了。
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人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3、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心劳累。
5、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句式:“何陋之有”等于“有何陋之”,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统领全篇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文中渲染陋室的清幽、雅致的环境的句子¬(室外环境之优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文中比喻交友之妙境的句子(室中人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写作者生活清闲、高雅脱俗,表现作者不为琐事萦绕的句子(室中事的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写出了作者不受世俗、官场的干扰,厌倦世俗生活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文中应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中,实写的部分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的部分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从居室环境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从交往人物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