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250个字。
2014初中文言文重点篇目中考复习——《论语》
一、基础知识积累
(一)重点词语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时常习:复习“说”同“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朋:志同道合的朋友自:从
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愠:生气,发怒
不亦君子乎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替谋:办事忠:尽心竭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交往信:诚实,真诚
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为师矣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当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
诲汝知之乎诲:教导女:同“汝”,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是
是知也是:这知:同“智”,智慧,聪明
见贤思齐焉思:想,想要齐:看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反省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读书人弘毅:刚强,勇毅
仁以为己任仁:实现仁以:把为:作为
死而后已已:停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凋:凋谢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可以:能够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恕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要的勿:不要施:施加
(二)一词多义归纳
1、而:
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表顺承
②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但是,却
③任重而道远表并列:
④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2、焉:
①见贤思齐焉语气助词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之”,在其中
3、其:
①其恕乎大概,也许表猜测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蹲其身
代词,他们的、其中的、自己的
4、之:
①知之为知之代词:它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它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代词:它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的
③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5、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②可以为师矣做,当
③仁以为己任当作
二、理解课文
1、《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在我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喜迎来客,《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考验。
9、《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
10、《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