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10字。
贾汪区紫庄中学备课纸
初中年级学科上课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论语十则
课时分配 本课(章节)需课时
本节课为第课时
为本学期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讲述---朗诵---探究
课型 一类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布置预习•导学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论()语不亦说( )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诲女( )知之乎不知为( )不知是知( )也弘()毅
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积累通假字:
(1)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知”通“智”,聪明。)
4.解释加点词语:
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传不习温故学而不思则罔
殆诲女是知弘毅
后凋其恕乎
5.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品及孔子。
6.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思考本文内容
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也一
并写在下面。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导入(由预习.导学导入),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简介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范读、自读、领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
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词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⑵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⑶读后讨论:
★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后,你对这篇文言文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或师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
生答或师点拨,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示例:⑴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⑵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⑶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⑷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⑸从《论语十则》中,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则,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
小结:《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
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
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
己的情操。
4回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则读一读,要求读准语气、节奏。
三.巩固•延伸
(一)基础运用
1.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
__ __ 家,是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
是记录及其门徒的,与___ __,___ __,___ __合称“四书”.
2.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温故
罔殆诲女是知弘毅后凋其恕乎
3.理解填空
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
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⑧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⑨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下列译句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