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588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苏州市吴中区初三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一)
语文2014.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其它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陶▲(yě)②和▲(xù)③真▲(zhì) ④言简意▲(gāi)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先进的典型不是作家用生花妙笔朔造的,而是作家凭着谨严的选材精神,从大量的真实生活中镇重其事地通过筛选采撷来的。
②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博,也有的写得柔惋清丽、秀美含蓄。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②子曰:“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李煜《_______》)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⑥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名著阅读。(5分)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在《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在特别重大的节日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3分)
②请写出《朝花夕拾》中两篇文章的篇名。(2分)
5.仔细阅读下面三首物候诗,请你归纳出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3分)
(1)《梅雨》,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小春,指农历三月。)
(2)《梅雨》,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竞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注:南京,指当时的成都。)
(3)《舶棹风》,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注: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14分)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4分)
A.谨食之 B.时而献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岳阳楼记》)
C.以尽吾齿 D.其余则熙熙而乐
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E.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7.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蒋氏的“甘”和“乐”的?(2分)
8.认真默读画线句子,具体说说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阅读该句?(2分)
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此句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因此柳宗元与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一样,他并不能算是一个“古仁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