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白杨礼赞》《菜园小记》《夏之绝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br>
<br>
·单元要点分析·<br>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需要了解多种多样的生活,这样在人生<br>
际遇中会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一单元的课文全是散文,但有的重叙事,<br>
有的重抒情,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我们在学习这一单元课文时应<br>
当重视作者们在反映各自不同的生活时,很注意他们优秀品质形成,这<br>
对我们学会做人,学会选择生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很有帮助。<br>
散文的阅读,分析和诗歌大不一样。读一篇散文,要从自然段,部<br>
分到篇章,再从全文篇章到自然段,部分,反复研读。在理解字、词、句<br>
的基础上,掌握好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全文感知,这样才可能对<br>
全文有较透彻的认识,对全文有了认识,可再深入部分,理清部分与部<br>
分间关系,部分与全文间关系,这样便会对全文有较深刻的理解。学习<br>
这一单元时,同学们也应如此,一环一环地进行,切不可急功冒进。学<br>
习的过程,才是关键。<br>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比较长,因此建议要注意力集中地进行默读。此外<br>
继续使用工具书、养成利用工具书自觉扫除文字障碍的自学好习惯。<br>
·教学设计·<br>
6.藤野先生<br>
鲁 迅<br>
教学目的<br>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br>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br>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br>
教学重难点<br>
1.教学重点是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br>
2.本文难点较多:<br>
(二)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br>
想——暗线。<br>
(2)第二部分第三层是难点,因两件事促成作者弃医从文,中国医<br>
学界少了一个良医,中国文坛却多了一名大文豪。<br>
(3)结尾部分也是难点,它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br>
教学时间<br>
二课时 <br>
教学过程<br>
第一课时<br>
一、预习<br>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br>
驿站(yi4) 教诲(hui4) 系住(ji4)芦荟(hui4)<br>
瞥见(pei1) 畸形(ji1) 匿名(ni4) 诘责(jie2)<br>
杳无消息(yao3)深恶痛疾(wu4)油光可鉴(jian4)绯红(fei4)<br>
2.解释下列词语。<br>
(1)宛如:正像,好像。<br>
(2)绯红:鲜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