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约3830个字。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五渡中学许克全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掌握有关作者马致远的文学常识,了解元散曲的文体知识
3、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质疑提问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训练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在《思乡曲》音乐中朗读思乡主题的诗歌,设置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思乡”情景。如:你从这些诗歌中读到什么?从而导入并板书课题、作者。PPT(1-3)显示李白《静夜诗》、张籍《秋思》、余光中《乡愁》、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文学常识介绍
1、PPT4出示课文,学生自由朗读,并与前面的诗歌进行比较(有哪些不同?),从结构上的不同,过渡到对元散曲和马致远的介绍。(PPT5-6)
2、“天净沙”是曲牌名,曲的内容没有关系。“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结合课文注解⑨)
三、文本学习
(一)、整体感知、体会语言美。
1. 请1-2个同学试读后纠错:强调节奏划分。PPT7
2、范读:教师范读或出示范读音频。把握小令的韵律(押韵:鸦”、“家”、“马”、“下”、“涯”以“a”押韵,和谐动听。(用优酷客户端播放音频)
3、请同学们模仿范读,自由朗读,看看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体会朗读基调如凄凉,低沉)
4、这份凄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你抓出最能突出秋意萧瑟的字词?(“枯”、“老”、“昏”、“古”、“西”、“瘦”)出示PPT8
(二)品味意象,体会意境美。
过渡: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修饰词?描写这些景物?
1、品味意象:品味修饰词在景物描写中的表达效果。出示PPT9-12结合句子、发挥联想,理解意象。
.①枯藤:老树:昏鸦:
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秋天荒凉、凄清的味道(学生口头填写横线上的词)
②古道:西风:瘦马:
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学生口头填写横线上的词)
③小桥流水人家:出示PPT13
这温馨景象与凄凉、悲伤的氛围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
2学生探究活动: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朗读,你的眼前呈献了怎样的画面呢?
①、播放《秋思》意境视频,激发学生发挥想象,体会意境。(详见文件包内视频)
②、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已见,讨论之后出示PPT14
3、请你给这幅画命名吧,按格式填写:深秋晚景图,游子思归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