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0840字。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3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虞美人》)
(2)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3)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6)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阿房宫赋》)
(7)__________,最难将息。(《声声慢》)
(8)祖母无臣,__________。(《陈情表》)
(9)_______,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10)_______,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题。
秋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禅,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同“辨”,分辨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C.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赞许
D.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死
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两涘渚崖之间 ②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①顺流而东行 ②无恒产而有恒心
C. ①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 ①此其过江河之流, ②其信然邪?其梦邪?
4. 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写河伯见识短浅,狂妄自大,看见河水暴涨河面变得很宽,就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大最美的地方。但当他看到海更广大无边,自叹不如。
B. 海神顺承着河伯的意思并启发他逐步超越自己的局限,人因为受到各种限制或束缚而无法听闻大道,也没有办法让他们理解大道。
C.海神一张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说明他认为自己才是天地间最大最美的地方,和河伯相比,自己更有资本夸耀,表现了海神的自大。
D.庄子的思想可称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脉,庄子的文章具有雄奇奔放、绚丽多姿的特色被视为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奇葩,从这篇《秋水》中可见一斑。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分)
(2)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分)
(三)、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题(6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6.(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