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课时,约3000字。
电 子 教 案 首 页
15、《张衡传》教案(2) 吴 荣
课次
授课班级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2004年 6 月 3 日 第 17 周
教 学 目 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 学 内 容 1、翻译课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教会学生自己学习。
重点与难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乃”、“于”的用法。
课 后 体 会 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勉励学生认真学习。
课外作业
WORD电子教案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班级 机电0231、商化0231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数
授课时间 2004年 6 月 3 日 第 17 周
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课文串讲: 1、衡少善属文(2),游 于三辅(3),因入京 2、观(于)太学(5),遂通 五经(6),贯 六义(7)。虽才高于世, 而无骄 学习 通晓 熟悉 比世人 但 骄 通、贯:同义,精通,贯通。 3、常 从容 淡 静,不好交接俗 人。从容:举止行动,作名词。 4、孝廉不 行(10),连 辟 公府(11)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 就职 太平 5、 精 思 傅 会(14),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15)奇其才 精心构思细致安排 出众超群 奇:以其才为奇,形作意动。 6、累召 (之)不应。 聘请(他) 应召 7、衡善机巧(1), 尤致思(2)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3)衡善术 制造巧妙的机械 致力钻研 常听说 术数方 8、公车:官署名 阴阳:指日月运行。 9、妙 尽 璇机 之正(8),作 浑天仪(9),著《灵宪》、 的变化规律 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的道理 制造出 写了 10、《算罔论》(10),言 甚 详 明。 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11、辄 积年不徙。 自 去 史 职, 五载 复还。 往往多年 升迁 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 年后重回来(任原职) 12、阳嘉元年(1),复造候风地动仪(2),以精铜铸成, 员径 八尺, (仪器的) 直径长 13、合 盖 隆起(3),形似酒尊,饰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 上下相合盖住中间隆起 杯 作装饰用 图形 粗大的 尊同樽:酒杯。 都:大。
《张衡传》重点、难点 吴 荣
一、分析《张衡传》的内容和结构,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本文记叙了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出色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仰。
全文分为三部分:
①(第1段):介绍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开头先按照传记体例,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接着介绍张衡的文学才能、不平凡的求学经历以及渊博的知识。然后介绍张衡的为人:一方面说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一方面说他淡泊宁静,不慕名利富贵,并用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对其“从容淡泊”作具体说明。行文中还介绍了张衡经过十年“精思傅会”,创作出了讽谏当时的“莫不逾侈”不良社会风气的《二京赋》,说明了他的文学成就。
②(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以说明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第2、3段先概述张衡在科技上的特长和成就。由于他的精神研究和创造性成就,得到汉安帝的赏识、召请和重用。再介绍张衡的为人。由于“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与第1段介绍“从容淡泊”的品德相呼应。
第4段是全文的重点:详细介绍候风地动仪,突出张衡在科技上才能和贡献。文章从仪器的名称、制造的时间、使用的材料、直径的长短、外形和装饰,一直写道内外的精妙构造、重大作用、使用效果,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还具体介绍了陇西地震验证的经过:由“一垄机发而地不觉动”到“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由“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到“皆服其妙”,写得跌宕多姿,有力地说明了地动仪的神妙。最后以“自此以后,乃令史馆记地动所方从起”点明这次验证的影响和意义。
③(第5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先介绍张衡政治上的失意,被宦官排挤出朝廷,“出为河间相”。再介绍面对河间的恶劣政治环境,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纪,铲除奸党,使官民上下无不敬畏,称颂河间政治清明。这充分表现张衡政治方面卓越的才能和惊人的魄力。最后交代上书“乞骸骨”不行,在“尚书”位上,与世长辞。
二、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依次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皇帝。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鲜明。从表达方式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文学和政治方面略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其他创造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