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有导学案,约1750个字。

  课题:《组歌》
  设计人:审核人:课型:析读课授课时间
  一、教材分析:
  《组歌》是一首哲理诗,以豪迈的气概表达作者的智勇。“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  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2)学生鉴赏品味,研讨探究,教师点拨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难点: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四、教法与学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一案一单、课件
  六、教学过程
  【目标导入】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的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他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他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呈现目标】
  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  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 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整体感知】
  (自主、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点拨、反馈)
  理解内容:
  1. 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