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7140字。

  顺义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23道小题,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 本大题共7道小题,每道小题3分,共21分。
  1、 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
  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俗语和成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打开窗户说亮话”和“开诚布公”,“  ①  ”和“未雨绸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  ②  ”,“  ③  ”和“见异思迁”等。不过,俗语多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则多用作书面语,趋向典雅。
  A.①饱带干粮热带衣      ②晨钟暮鼓      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B.①吃水不忘挖井人    ②晨钟暮鼓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
  C.①饱带干粮热带衣    ②得过且过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
  D.①吃水不忘挖井人    ②得过且过    ③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2、 多年来邻居奶奶一直关心李明,奶奶生病了,李明带着礼物去看望。进门后李明说了很多问候的话,下列各句最恰当的是
  A.奶奶,听说您得了很重的病,我来看您了。
  B.奶奶,我家水果太多,没人爱吃,您就吃吧。
  C.奶奶,您一直很硬朗,怎么一下子就病成这样了!
  D.奶奶,我还带了您最爱吃的点心,您一定要多吃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7题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 甲 (俭朴/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 乙 (消磨/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      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如雷贯耳,招致 莘莘学子的钦羡,使人 丙 (未免/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3、 文中加点词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草如荫    B.槛(jiàn)外山光   C.芦蒿  D.应和(hè)
  4、 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俭朴    消磨  未免        B. 俭朴     消耗  不免 
  C.简朴    消磨  不免       D. 简朴     消耗  未免
  5、 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尘不染  B. 流连忘返     C. 如雷贯耳 D.  莘莘学子
  6、 在文中第一段末句横线上填入下列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土山的背后,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③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④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7、 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下面对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且适合挂在书房中的一项是
  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B.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C.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
  D.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二、 本大题共4题,共10分。
  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8-11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