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有4道大题,约6248个字。
语文试卷
王敏
一、语言积累及其运用(35分)
1、填空(13分)
(1)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6)《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
(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 , 。
(8) ?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粗糙(cāo) 模(mú)样 饿殍(piǎo) 群雄角(jué)逐
B.瞠(chēng)目 回溯(suò) 自诩(xǔ) 钟灵毓(yù)秀
C.譬(bì)如 玷(diàn)辱 鸟瞰(kàn) 饮鸩(zhèn)止渴
D.造诣(yì) 栉(zhì)比 狙(zǔ)击 偃(yǎn)旗息鼓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松弛 黯然失色 矫揉造作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B.泄密 推波助澜 断壁颓坦 吃一堑,长一智
C.提拨 涸泽而渔 德艺双馨 偷鸡不着蚀把米
D.表率 标新立意 休戚相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是登在一家市场报上,说来也惭愧,连标题共130字。
A、 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偏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不利的。
B、 美英绕过安理会对伊采取军事行动是否破坏联合国宪法和国际法准则,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C、 这个球迷半夜还爬起来看西德队与阿根廷队争夺冠军决赛的直播电视。
5、根据语境仿写。(4分)
“梨花一支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润江南”,何等淡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 , ;
, 。
6、探究。(5分)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请你阅后谈谈有何发现。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剩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人口的1/2800或1/500;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读者》2004年第19期
探究结果: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木兰花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窗 帘
杨绛
①人不怕挤。不论怎样挤轧,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②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起任何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望测度,生出无限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