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30字。
《边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感受小说的风情美、人情美,
教学重点
感受小说的风情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言外之意
教学方法
设问质疑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等等等等》。)“这原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翠翠和她爷爷为人渡船过日,十七年来一向如此。有天这女孩碰上城里的男子,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翠翠说等他一辈子……”歌曲旋律如此优美,弥漫着淡淡的凄凉。相信同学们已经听明白了,歌曲缅怀的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共同欣赏的——《边城》。
长篇小说《边城》完成于1934年,是沈从文先生“田园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茶峒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俗美和人情美。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三到第六章。在这四章里,边城的人情美和风情美是如何体现的呢?
课文较长,课前已安排大家进行了扎扎实实地预习,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
二、 围绕“节日”,感受风情美(首先来看风情美)(勿展开,勿枝蔓)
1、 课文写到哪些传统节日及其过节的风俗,反映了边城人民什么样的生活氛围?你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风情美?
端午节: 赛龙舟 捉鸭子比赛 (热情奔放)
中秋: 月下对歌 过年:狮子龙灯、放烟花
古老习俗都是集体活动,大多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衬托出边城人民和睦安乐的风貌,处处透露出边城祥和安定的生活氛围。“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让人感到一种宁静美、和谐美,恍若有一种误入了桃花源一般的感觉。
三、 围绕人物,感受人情美
翠翠和爷爷就生活在这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面我们就分别围绕翠翠和爷爷来感受边城的人情美。人与人之间的情可以按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致分为——爱情、亲情、友情(学生答)。翠翠的爱情是整部小说的线索,我们先来感受翠翠与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