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10字。含梳理运用、课文讲解、拓展阅读、巩固练习。
《阿长与〈山海经〉》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还有《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写于北京寓所(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现为鲁迅博物馆一部分)。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期《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
知识积累
1.谋死:谋杀。
2.隐鼠:鼹(yǎn)鼠的别名。
3.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模拟细碎的说话声。
4.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絮,话语啰嗦重复。
5.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顺当。
6.辟头:开头。
7.制艺和试帖诗:都是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诗文。这里指当时书坊刊印的八股文和试帖诗的范本。
8.全体:全身。
9.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悚,害怕;恐惧。
10.执干戚:拿着盾、斧。干,盾牌。戚,一种像斧的古代兵器。
11.刑天:《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
12.图赞: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
13.懿(yì):美好。
14.骇(hài):惊吓,可怕。骇人听闻。
15.掳(1ǔ):抢夺。掳掠。
16.惶(huáng)急:惊慌急迫。
17.疮(chuāng)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疮,指皮肤或黏膜溃烂的病。
18.诘(jié)问:诘责并质问。
19.渴慕:非常思慕、渴望。
20.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21.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本文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22.孤孀(shuāng):死了丈夫的妇人。
23.惧惮(dàn):害怕。
24.画舫(fǎng)
25.脖颈(gěng)
26.苌(cháng)
27.淏(hào)
考题例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