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50字。

  2 雨 说
  教材分析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让“雨”对生活在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全诗以雨为中心意象,开合发展,形成从展示(第一节)到发展(第二至第七节)到概括(第八节)的充满快乐气氛的“春雨交响曲”。这首诗清新明丽,节奏欢快,融典雅的词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朗诵。所以教学过程还应是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开展。围绕“雨”的形象,设计了读雨、品雨、赏雨三个环节,又在品雨中设计听雨、说雨的诗情画意、说雨的浓情厚意三个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形象。诗歌运用拟人手法,“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运用比较阅读和诗歌指导创作,来进行拟人手法的学习和实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禁锢、喑哑、留滞、喧嚷、洗礼、温声细语”等词语。
  2.反复诵读,感受诗中“雨”的象征意味。
  能力目标
  1.把握诗中意象,体悟诗意,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2.体会诗歌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诗歌,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和体验自然,丰富心灵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意象,领悟诗歌主旨。
  2.体会诗歌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突破方法:古人说披文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的关键点,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和文本对话,跟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经历一次情感洗涤,体会诗歌的魅力。然后选点研读,选取“雨”做支点来展开读、说、写等实践活动。由情入理,使学生真正掌握拟人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作用,并学以致用,做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
  难点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感受作品饱含的深情。
  突破方法:以诗歌对冬景和春景的描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掘其象征意义。然后,教师介绍写作背景,结合对诗歌中点明主旨诗句的朗诵,使学生在教师的情感铺垫和理解诗歌意象的基础上,来感受作品饱含的深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情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联想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比较评析法: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诗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还记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