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50字。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杜甫及本诗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题。
  2、品味诗歌宽阔宏伟意境,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2、合作探究,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杜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诗人将个人的激愤之情与战乱时局联系在一起所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宽阔宏伟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自主学习法     3、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必修部分我们就学习了杜甫的诗歌《登高》,诗人用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意象,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三)、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四)、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和节奏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