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00字。本教案从说一说,读一读,思一思,写一写等四个角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适合于研究性学习类型授课。

  研究性学习
  作者姓名 王平 任职单位 山东省文登新一中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单元标题 悠悠爱国情——屈原
  研究性学习名称 从如何看待屈原自投汨罗到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小组成员 6人
  所需时间 课内一课时,课外一课时
  【学习目标】(或概述)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本专题就是依托鲁教版第二册教材中屈原的《离骚》和第四册教材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通过讨论学习,理解屈原自投汨罗的行为;联系现实,确立正确的生死观。
  【情境】
  展示图片,配备如下解说词:每到端午节,龙舟竞渡,粽叶飘香,人们挂艾叶,喝雄黄酒。这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人士屈原。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或者如胡适所说,是一个大“箭垛”,让我们人人都可以向他那里射上心中所想;或者如比喻,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当他向时光的坡道上滚过一代又一代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附着上自己的东西:既是对屈原的新发现,也是价值的增值。是的,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任务与预期成果】
  任务:通过对屈原自投汨罗这件事的讨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预期成果:写一篇800字的关于生死观的文章。
  【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