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00字。
《阿房宫赋》复习讲义
文学常识
作者是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晚年居于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称之为杜樊川。其诗特点是清丽自然,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有“小杜”之称,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
《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赋,是古代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 一种文体。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 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杜牧感于当时政局,写下了这篇《阿房宫赋》。本文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示,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字词积累
阿房宫( ē) 廊腰缦回(màn) 囷囷(qūn) 不霁何虹(jì) 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
辇来于秦(niǎn) 梳晓鬟( huán) 焚椒兰( jiāo) 辘辘(lù lù) 杳不知(yǎo)
尽态极妍(yán) 剽掠(piāo) 鼎铛(chēng) 逦迤(lǐ yǐ) 锱铢( zīzhū) 横槛(jiàn)
蜀山兀( wù) 架梁之椽(chuán) 在庾之粟粒( yǔ sù) 参差( cēn cī) 呕哑( ōu yā)
文言积累
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 灭亡 / 统一 / 光秃
2、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架木做屋,建筑 / 趋向
3、二川溶溶 河水缓流的样子 4、廊腰缦回 萦绕 / 曲折
5、檐牙高啄鸟嘴 6、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适合,随着 / 指宫室建筑错综复杂精密
7、盘盘焉,囷囷焉 盘旋的样子 / 形容词词尾助词 / 曲折的样子
8、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矗立 / 量词,座、所
9、复道行空 建筑物之间上下都有的通道 / 通过
10、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分辨不清 11、气候不齐 相同 12、明星荧荧 明亮的样子
13、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比喻女人的长发 / 乱纷纷的样子 / 发髻
14、渭流涨腻 脂膏 15、雷霆乍惊 突然
16、杳不知其所之也 深远 / 往,到 1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美好的姿态 / 美丽
1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久 / 宠爱
19、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掠夺 / 民 / 堆积。倚,倚靠;叠,重叠。
20、弃掷逦迤 连续不断 21、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看到,看待 / 爱惜
22、秦爱纷奢 奢华,不节俭。纷,多;奢,过分
23、在庾之粟粒 露天的谷仓 24、瓦缝参差 长短不齐
25、直栏横槛 栏杆 2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极端孤立的统治者,指秦始皇 / 骄横顽固
27、戍卒叫,函谷举 呐喊 / 攻占 2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火 / 可惜
29、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全族的人 30、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假使 / 抗拒
31、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传递,顺着次序传下去 32、秦人不暇自哀 空闲
二、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释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