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20字。
  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组别 高二语文备课组 审阅(备课组长) 审阅(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一《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从唐宋诗人对祖国、家乡、亲人、友人等的感怀中体味到美好真挚的情感,进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的方法,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理解诗人的哲思,并背诵诗歌。 
  2、体会《春江花月夜》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畅的特点。 
  教学 
  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领会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了解诗歌常见题型。 
  教学 
  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理解诗人的哲理思考。 
  教学 
  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语设计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学习目标: 
  1、流畅诵读,读准字音,体悟作者的情感。 
  2、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3、体会该诗于美景中交织的种种感慨,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预习检查: 
  1、检查诗歌朗读情况 
  【点评】诗情优美,哀而不伤。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2、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四、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2、 评点提示: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无边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自学内容】 
  1、本诗选取了哪些自然之景?哪一个意象贯穿全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