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10个字。
学科 语文 课题 24、出师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了解“表”的有关知识。
2、学习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过程方法 1、能够熟读并背诵全文。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情感态度 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学重点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必知的东西:例如书法家不能不知道《兰亭序》;军事家不能不知道《孙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苏轼曾经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催人泪下的《出师表》。
二、解题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的言事呈文。
2 .诸葛亮是在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跟随教师的叙述走进本课的学习
认识表这种文体
回顾以前学过的其他古代文体,如:说,记,书等
了解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的原因
通过23课的学习,学生已对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的叙述把学生自然地领入本课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表这一文体的特点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