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 能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动笔的方法,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情。
2、能掌握并运用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乐于奉献的思想品德。
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难点 掌握并运用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激趣导入
你知道自己的手有多大吗?请同学们拿出直尺,量一量它的长、宽和厚度,把数据告诉你的同桌和周围的同学。请几位同学把你自己量后的数据告诉我。我们的手都是10多厘米长,但是有一个人,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想知道这是谁的一双手,他的手为什么这么大吗?请打开课本。
明确:32岁的伊春林区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手
三、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
1、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再读课文:
⑴找出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
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你看:”的句式交流。
(方法:先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概括此手的特征,然后用文中的描写句印证)
如: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你看:它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这是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你看:它的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这是一双又老又硬的手,你看:它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主解读、交流评价。
2、此刻,你对张迎善同志一定有了更多的认识,在你眼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概括:文章塑造了一个的人。
明确:文章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勤劳无私、乐于奉献、淳朴实在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