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50个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深入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所以动心忍性: 通“韧”,使……坚韧。 
  (2)舜发于畎亩之中: 田间、田地。 
  (3)空乏其身: 使……受贫困之苦。 
  (4)而后喻: 了解,明白。 
  (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选拔,被起用。 
  2.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
  (1)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苦其心志 ,身体上要 劳其筋骨,空乏其身 ,行为上要 行拂乱其所为 。
  (2)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 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
  3.翻译下列句子。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就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如果没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有能力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句意思相同?请说出两句。
  示例: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通读课文,把下面图示补充完整。
  问题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要读出文章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阐述了孟子什么样的人才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