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00个字。

  11.*地下森林断想
  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3.体会作品的深刻哲理,通过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的描写,感受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
  ●重点:
  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张抗抗,浙江杭州人。1972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 灯 》。1975年出版了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 分界线 》。短篇小说《 爱的权利 》,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婚姻爱情不同的认识与追求。长篇小说《 隐形伴侣 》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心路历程。七十年代末,她写出《地下森林断想》,坦坦荡荡地泄露爱与憎,表现与天地山林融洽无间的情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瘠薄(jí )  沉湎(miǎn )     孱弱(chán )   浩瀚无垠(yín )
  沙砾(lì ) 吝啬(lìn )(sè ) 簌簌(sù ) 万籁俱寂(lài )
  拓展: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孱弱:软弱无能。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簌簌:拟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鼎盛:正当兴盛或强壮。
  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
  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
  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问题一:朗诵文章,整体感知。
  1.什么叫“断想”?这篇散文在歌颂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断想”,即“片断感想”。这篇散文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2.本文采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
  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其次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最后写它的胜利。
  问题二:再读文章,有感情地朗诵,理解文章内涵。
  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