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89字,重点突出,手法多样,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金岳霖先生 (教师用)
一、目标引领:1、欣赏文章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二、聚焦重点: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人方法(细节)。
三、关键指点:写人记事文章中如何捕捉生活细节
四、学程引领:
创设情景(检查预习)
金岳霖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学习当代散文大家汪曾祺的文章,就要体会作者如何采取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笔法,塑造了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
(说说你想象中的大师是什么样的,课文描写的现实生活中的这位哲学大师是否和大家想象的一样,一起走近金岳霖先生,看看散文大家笔下的哲学大师到底是怎样的。)
学程之一:粗读课文,初步感知
结合预习说说你粗读课文的收获。
要求:个人概括——互相补充——1号全班交流(共提问3人)
学程之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岳霖先生如何“有趣”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条概括先生的有趣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要求:小黑板展示课前预习整理的内容,组长汇总—2号书写—3号互相点评
( 1—3组概括2—4节,4—6组概括5—8节,7、8组概括9—12节)
2—4节 (1)怪异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的眼镜;穿的夹克。(2)奇怪的行为:患眼疾,微仰着头; 走路;(3)独特的教学风格:红毛衣答题;(4)他都回答;
5—8节:(1)对学生很爱护,林国达死了,很悲哀;(2)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3)开选修课,平等对话,上课时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9—12节:(1)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两者没有关系. (2)抓跳蚤;(3)斗鸡,同桌吃饭;搜集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4)林徽因死后,记得她的生日。
(5)老年时坐平板三轮车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怪异的外貌,怪异的行为举止,独特的教学风格,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对友情独特的珍惜,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2、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金岳霖先生(抢答)按照句式:金岳霖是…………哲学大师。
[金岳霖是一个学术上聪明过人,生活上不拘小节,为人天真,头脑单纯,待人真诚,坦荡,具有真性情的哲学大师。]
3、作者汪曾祺是怎么概括的呢?(用文中语言)(抢答)
明确: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 …… 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教师总结: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看出金先生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
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正是这孤独精神和单纯
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板书——真诚、坦荡、睿智、风趣)
学程之三:三读课文,体悟揣摩 你认为作者用什么手法把金先生刻画得如此鲜活生动?
要求:用文中的语言分析,小组交流——4号发言——互相点评
思考:第二节写闻一多等人有什么作用?——侧面烘托金先生的怪异(抢答)
齐读开头和结尾三节,有何特点?(抢答) (开头总写,结尾总结,首尾呼应。)
教师小结: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自然而少做作,文字简练,但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