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5380字。
新兴一中2015届高三月测二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触目/贬黜 沏茶/堆砌 复辟/开辟
B.贡品/供品 贬谪/嫡系 忖度/度量
C.发酵/校验 嗔怪/缜密 隽永/隽秀
D.撰写/编纂 粗犷/旷达 挣扎/驻扎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文化在民间却渐行渐远。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此前一些传统节日没有被列为法定节日是导致传统文化传承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能归咎于传统节日没有成为法定假日,春节一直都是法定假日,但其间的一些传统习俗却改弦易辙了。
A.渐行渐远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归咎 D.改弦易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避免不再出现大量旅客滞留火车站的局面,广州市春运办公室通过增加车票提示信息与应急候乘点匹配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B.不知“腊月”“谢年”为何物,却对“鸟叔”“圣诞节”如数家珍,我们的下一代正生活在一个与我们的传统文化隔离的世界里,这种情况令人堪忧。
C.尽管现在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很大,但它们的文化同出一个源头,因此,古村落保护与城市化发展有相通之处,在文化上都有不能舍弃的“根”的情结。
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健康积极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②我们应该剔除那些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颠覆性的破坏较大的“草根文化”,倡导和发展那些群众所喜闻乐见又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的“草根文化”。
③“草根文化”因为来自民间、来自生活,这些文化难免有的带有一定的糟粕和腐蚀性。
④任何的文化都不能脱离了其社会价值和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责任。
⑤让“草根文化”真正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小康的一种社会动力和精神财富。
⑥对待“草根文化”,我们应该采取“批判吸收的鉴赏态度”,有扬有弃。
A. 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⑥④①②⑤ C.④①②③⑥⑤ D.④③①⑥②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文中三个“□”是专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曩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