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40个字。
湖北省宜昌市作为全国第二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自2002年9月正式进入课改以来,可谓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和从前有了很大不同。但是,由于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上得到了更新与充实,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特别是很多具体的教学细节上,仍然难以脱去“单方面教”的痕迹。
进行新教材实验的老师,每个人都应该多想想,知识是你直接“给”学生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呢?在新教材实验的课堂里,我们常常听见,一些关键问题的讨论,最后的“精彩答案”仍旧出自老师的口。新课程多么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谈出来的呀!显而易见,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学生的智力渴望接受挑战,学生的思维渴望接受碰撞,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出这种碰撞,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激发创造的欲望。因而,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是“引导”的价值所在。
在前几单元教学中,我也曾大胆尝试探索学习方式,力争做与学生合作的伙伴和共同的学习者。但仍感到没有完全放开手脚,有一定程度上的担忧与困惑。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关于“教学过程”的一段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进行第四单元的学习时,我决定自己不直接讲授课文内容,不直接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看法和见解,而是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的要求,并给学生方法引导,从而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实践。
第四单元反映的主要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安排了五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综合性学习是结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开展“探索月球奥秘”。从编者的角度说,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实现以下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索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为了通过学习达到这些目标,我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指导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栏目,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