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30个字。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这篇文言文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很大困难。初一的学生毕竟才接触文言文,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思考质疑的习惯非常重要。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大意,评价人物行为。
3、情感与态度: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点:诵读背诵课文,以写名言的形势加深学生对“守信”的感悟。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教学方法: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激趣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女子约定在桥梁之下,他久候女子不到,河水暴涨,尾生竟然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诚信的文言小故事——《陈太丘与友期》这篇古文,让我们徜徉在古文的天地之间。共享学习古文的乐趣。(板书题目和《世说新语》)
学习文言文老师推荐五字法:读、译、背、悟、写。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按这五字法进行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然后同学评议朗读情况。(优缺点。你认为怎么才能将文章读准读好
,该怎么读。)
通过评议,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朗读应该注意的问题: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重音。
提醒字音:不通“否”是通假字。联系以前学过的通假字:“项为之强”中“强”通“僵”,“诲女知之乎”中“女”通“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
2、听标准示范朗读录音
主意:听准字音、听清停顿、听出语气
过渡:要想读得更好,还要明白课文内容。可能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字词句的翻译还不太明白,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解决
3.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
2、尽量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语调。
3.处理好语句停顿,读出节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