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10字。
   《门》教学设计及反思
  广州市广大附中  杨征
  教学目标:
  1.品味语句、分析例子,读懂文中门、开门以及关门的丰富内涵;
  2.学习作者的这种借物象征的联想能力,面对事物,能形成一点自己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点:
  品读哲思性句子,把握门、开门以及关门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
  在把握哲思性句子的基础上,知人论世,推导出作者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探索门
  展示资料:
  直击:水门事件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情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
  自此,现代各种被爆出的大事件都被称为“门”事件,如:电话门、奶粉门、解说门……
  思考:这种叫法的由来只是“水门事件”中带有“门”字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是。“门”事件的取义并不仅仅是受“水门事件”的影响,更与“门”字的内涵、特点紧密相关。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美国作家莫利的《门》,相信莫利对门的阐释会让我们很快找到答案。
  二、定义切入,感知门的特征
  展示图片若干张(柴门、凯旋门、宫门、房门、玻璃门),让学生找出来,哪几张是莫利所认可的门,哪些不是?
  学生回答。
  明确:门的定义——把隐藏在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文中第四自然段)。
  玻璃门不是门,旅馆、商店、公共建筑的(转)门不是门。
  三、打开思路, “由实到虚” 解读“开门、关门”的内涵
  1.品读第1-5自然段,把握作者对开门这一动作所进行的全方位的诠释。
  (1)找出文章中心句。
  明确:A.第一自然段“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义最深刻的动作。”
  B.读到最后,同学们需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开门和关门含义深刻在哪?
  (2)第二自然段中心句子品读——打开家门。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明确: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同一扇门,有的时候打开门,你面对的是荣耀、幸福与人生中的制高点;但是也有可能你面对的是离别、挫败与伤心。
  (3)第三自然段中心句子品读——打开职场之门。
  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明确: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说明在诸如接待室那样的场合,门与人命运的关系,开门所带给人的情感体悟是复杂的。这句话道尽了人们对于未知命运的不安。
  (4)解读本段(第四自然段)的难点句子
  难道你能想象米尔顿或潘恩急匆匆地穿过一扇转门吗?
  明确:浪漫的诗人和静默的哲学家会常常来往于转门之中吗?一个俏皮的反问,告诉我们不同的门也是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象征。
  (扩展:在作者看来,作者也并不推崇这些门,这其实侧面折射出作者的情感价值观:对商业化、冷漠化的现代社会生活的不满。注:莫利是一位后现代主义作家,美国是一个现代化起步很早的国家,个人主义起步早,莫利小说中多此类象征。)
  (5)第五自然段中心句子品读——开门的不同方式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明确:不同的开门方式,背后开门者的心情也是杂陈不一的。第五自然段通过描绘不同的社会众生相,让我们看到开门在特定的时刻所拥有的不一的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