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60字。

  1、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一、走近作者及其作品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语)。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结集为《临川先生文集》。
  二、了解背景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三、关于游记
  在古代,“记”是一种文体,这一类文章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叙事写景,抒情感怀。比如:《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游褒禅山记》等。
  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
  ⑴无物以相之       
  ⑵何可胜道也哉       
  ⑶长乐王回深父       
  ⑷褒之庐冢也       
  ⑸有碑仆道       
  ⑹盖音谬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⑵往往有得(                              )
  ⑶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3、将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                             
  C、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写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