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题,约10660字。
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必修一第二单元月考
语文试题(高一)
命题人:霍绍东
2014年10月
第 I 卷(选择题,共68分)
一、基础知识(1-28题,每题2分,共56分,29-32题,每题3分,共1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夜缒(zhuì) 瞋(chēn)目 阙(quē)秦 戮(lù)力
B.以飨(xiǎng)读者 火钵(bó) 窥(guī)视 为 (wèi) 之奈何
C.裨(pì)益 颓圮(pǐ) 河畔(bàn) 叱(chì)骂
D.不啻(dì) 朝(zhāo)服 不肖(xiào) 阻遏(é) 拜谒(j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为刀徂,我为鱼肉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海桑田 沧海一栗 苍茫大地 满目疮痍
C、变徵之声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垂泪涕泣
D、发尽上指冠 就车而去 一去兮不复反 周密详尽
3.下列所给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字多义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安土重迁”的“安”表示“安于、习惯于”的意思, 的“安”表示“安定”的意思;再如“立竿见影”的“立”表示“使竖立”的意思, 的“立”表示“建立”的意思;又如“情急智生”的“情”表示“情况”的意思, 的“情”表示“感情”的意思。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字多义的现象。
A.惶悚不安 茕茕孑立 情理难容
B.安然无恙 茕茕孑立 情随事迁
C.安然无恙 标新立异 情理难容
D.惶悚不安 标新立异 情随事迁
4.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在交际中很讲究礼貌。比如,在提及对方的时候常使用表示恭敬的言辞。这是交际的需要,也是文化修养的体现。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下面四句话用在信函中最讲究礼貌的一句是( )
语境:学生会准备举办“中华传统礼仪”专题报告会,宣传干事给前来作报告的德高望重的专家发去信函。
A.学生会恭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等候您。
B.学生会邀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等候您。
C.学生会邀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迎候您。
D.学生会恭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迎候您。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有别。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又名《春秋左氏传》,它与《谷梁传》《公羊传》被称为“春秋三传”,相传《左传》的作者与《国语》同为汉末史官刘向。
D.《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我国古代东周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活动,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4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