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80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
一、情境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但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二、合作探究、
1, 四大名著是什么?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2,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的情况,谈谈施耐庵。
明确: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附:罗贯中也为水浒传作者)
3,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资料的情况,说说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情节。
明确:课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书中关于林冲的故事共有五回,即第七到第十一回,可分为四个阶段:岳庙烧香,樊楼饮酒,误入白虎节堂,这是一个阶段;发配沧州,野猪林糟害遇救,可作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即课文所述内容;最终是被逼上梁山,林冲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为从整体上把握林冲的性格转变做基础,为本文的主题“官逼民反”做铺垫)
三、当堂达标:
理清总体思路
请同学们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给课文分段,并列出主要情节的提纲。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林冲巧遇李小二。这是故事的序幕。这部分一石数鸟: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点明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斗争,说清了有关的人物和故事的缘起,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陆谦等谋害林冲,这是故事的开端。林冲得知陆谦等设计谋害时不禁怒火中烧,买刀寻敌,进一步推进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冲突,预示了一场新的搏斗即将来临。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林冲接管草料场。这是故事的发展,它是处于“买刀寻敌”与“奋起杀敌”之间的过渡。这部分,官府的屠刀已经举起,但林冲却仍蒙在鼓里。
第四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林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