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00字。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及人物传记的写法
2、 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3、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4、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
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导入
检查学案
1、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对《史纪》写作目的概述,大家知道在这本书中作者都为战国那四位公子作传吗?(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我们今天要学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诸侯的故事。
2、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3、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为举动。迎侯生
第三部分:第6—11自然段。记述信陵君窃救赵的全过程。
第1层:(6自然段)写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不能。
第2层:(7、8自然段)写侯生献奇谋,朱亥慷慨领命。
第3层:(9—11自然段)写合符椎杀晋鄙,公子破秦救赵
合作•探究
(一)讲读第一、二部分
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公子往,数请之(shuò多次地)
②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 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