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复习课(两课时)(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老人与海(1)(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老人与海(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林黛玉进贾府(1)(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林黛玉进贾府(2)(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林黛玉进贾府(3)(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祝福(1)(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祝福(2)(教师版).doc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作文课(两课时)(教师版).doc
第一单元
第 1 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 周 星期 课型 复习课 主备课人 王亚莉
目标 1.熟读三篇小说,掌握小说的三要素。
2.熟练运用本单元课文的各项基础知识,增强对小说的鉴赏能力。
重点 总结本单元三篇小说的内容与主旨。 二次备课
难点 掌握小说相关知识,提高小说阅读能力和鉴赏评价水平。
自
主
学
习 1.归纳整理本单元的文化常识。
2.整理本单元的字词知识。
3.归纳整理本单元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主旨及写作手法。(最好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问题生成记录:
精
讲
互
动 1.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内容。
2.阅读下列有关内容,并勾画出你认为对你有帮助的地方。
(1)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或二十九年(1764),确切的生卒年尚待考证。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由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这一节除了环境描写,最主要的作用还是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贾府的主要人物。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
(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
……
第一单元
第 1 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 周 星期 课型 精读课 主备课人 王亚莉
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梳理课文情节。
3.分析小说主人公桑地亚哥的形象特点。
4.分析文章的主旨。
重点 1.梳理课文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二次备课
难点 分析文章主旨。
自
主
学
习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自读课文两遍,勾画出你不认识或易写错的字。
3.梳理课文情节。
问题生成记录:
精
讲
互
动 1.想一想,桑地亚哥为什么要将空骨架拖回来?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情节?
2.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概括桑地亚哥的形象特点。
4.小说的核心精神是哪句话?作者借桑地亚哥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5.总结本文的文体特点。
……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第 1 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 周 星期 课型 作文课 主备课人 王亚莉
目标 1.培养写作中多角度分析的能力,掌握选取立论最佳角度的方法;培养多思善想的良好思维品质。
2.训练选取立论最佳角度的方法,并展开思维的翅膀。
重点 培养写作中多角度分析的能力 二次备课
难点 从多个角度中选取最佳角度和围绕题目作多角度分析思考。
自
主
学
习 1.阅读课本P73,根据教材“话题探讨”中“滥竽充数”的例子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2.结合第一题,想一想: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问题生成记录:
精
讲
互
动 1.什么是立论?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必须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2.如何选择最佳角度立意?
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原因在于:一、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对内容都是熟悉的。二、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另外,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那么,选择议论角度的要领有哪些呢?写作应选取的角度是:(1)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2)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3)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3.怎样使立论的角度最佳化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