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80个字。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课题 《新闻两则》 课型 阅读课
  课时 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有无课件 有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气势;
  2.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把握文章的结构;
  3.揣摩文中的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的语句;
  4.学习虚词词类知识,品析课文中各类虚词的表达作用。
  学习重点 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把握文章的结构
  学习难点 学习虚词词类知识,品析课文中各类虚词的表达作用
  课前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近期的报纸;
  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 备注
  【课前预习】【导入新课】【预习检查】【整体感知】【朗读探究】【语言特点】【拓展阅读】【达标检测】
  一、课前预习
  要求:①从“预习揭示”中了解这篇消息发表的历史背景。②找出课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③注意读准“预习揭示”中提出的一些字的字音。
  《新课程》第1页【自主梳理】1、2、3
  二、导入新课
  1.(念一则当天的新闻报道),这就是一则新闻,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简介“新闻”
  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有教育、认识、移情作用)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今天讲此种)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附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主体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更为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标题是迅速了解内容;导语扼要揭示核心内容。
  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⑴用事实说话。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合理”也不行)⑵及时(时间性强)⑶简明扼要
  新闻的语言: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反动派退守江南企图以长江作为防线阻止我军的大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