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8张,文字材料约4530字。
第四单元 专题四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冕字元章,绍兴诸暨人也。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少即好学,长七尺余,仪观甚伟,须髯若神。通《春秋》诸传。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益读兵法,有当世大略。着高檐帽,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击木剑,行歌会稽市;或骑黄牛,持汉书以读:人或以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爱重之,为拜其母。王后为江浙检校,君往谒,衣敝,履不完,足指践地。王公深念,遗草履一纟两,讽使就吏禄。君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会稽,依浮屠庑下,教授弟子。倚壁庋土,釜爨以为养。人或遗之,不受也。时高邮申屠公廙,新任绍兴理官,过武林,问交于王公,公曰:“越多传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于俗,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廙至,即遣吏以自通。君曰:“我不识申屠公,所问者他王先生耳。”谢不与见。吏请不已,君斥曰:“我处士,宁与官府事,扰乃公为也。”廙既重王公,且奇其为人,进谒礼益恭。以白于某大尹宋公子章,具书币,制冠服,俱造其庐以请。君为之强起,入黄舍,讲授岁余。会他官礼待不如意,乃为书谢申屠公,东游吴。
(选自《历代笔记小说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请不已 已:停。
B.衣敝,履不完 完:完好
C.俱造其庐以请 造:修建
D.具书币,制冠服 具:准备
【答案】 C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持《汉书》以读 ②釜爨以为养 ③即遣吏以自道 ④以白于某大尹宋公子章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答案】 D(①相当于连词“而”,②和③目的连词,“来”,④把)
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处士,宁与官府事谢不与见 置其履而去履长齿木屐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履”字不同。
B.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履”字相同。
C.两个“与”字不同,两个“履”字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履”字不同。
【答案】 D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仪观甚伟,须髯若神 ②君笑不言,置其履而去 ③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 ④廙既重王公,且奇其为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答案】 D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冕是一个农家子弟,从小勤奋好学,精通儒家经典,考进士不中,就烧掉为考试写的所有文章,弃文习武。
B.王冕衣饰奇特,行为拔俗,被人称作“狂生”。同里的王止善,看重他的才华。王止善作官后,劝他入仕,他却不言而去。
C.王冕回故乡后,寄居寺庙,设帐授徒,自炊自食,生活艰难,但别人送他东西,他却不接受,表现“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情操。
D.王冕不慕荣利,淡泊自守,后因申屠公和大尹宋子章登门恭请,勉强就任州学教职。不过一年多,就辞去职务,东游吴地。
【答案】 A
6.翻译下列句子
(1)会他官礼待不如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为书谢申屠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适逢其他官员相待的礼节不合自己的心意。(2)就写信辞别申屠公。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八月癸亥,高祖传位于皇太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遣司空魏国公裴寂柴告于南郊。大赦天下,武德元年以来责情流配者并放还。文武官五品已上先无爵者赐爵一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